Skip to product information
1 of 1

Guanghwa Bookshop

同志文學史:台灣的發明

同志文學史:台灣的發明

紀大偉

In Traditional Chinese

Literature and Queer & Gender

Literary History and Gender

Paperback

Book Condition Details

出版社:聯經出版公司
出版日期:2017/01/25
語言:繁體中文
叢書系列:台灣與東亞
規格:平裝 / 520頁 / 25k正 / 14.8 x 21 x 2.6 cm / 普通級 / 單色印刷 / 初版
 
「同志文學」是「讓讀者感受到人事物的文學」
  「同志文學史」是「立基於同志文學的公眾歷史」
  公眾歷史就是有別於主流史觀的另類記憶

  紀大偉的論著《同志文學史:台灣的發明》爬梳長達一甲子的台灣公眾歷史,從美國主導冷戰的1950年代,一路細數到「後冷戰」的21世紀初期,各類型台灣同志文學作品,包括長、中、短篇小說,散文、詩、劇戲等。

  《同志文學史》有別於主流歷史的另類文化史論著,頻頻探問:
  1950年代如何早在白先勇進入台灣文壇之前就打造了「識讀」同性戀的「想像共同體」?
  1960年代白先勇大放異彩之際,他的文壇前輩、平輩怎樣在作品裡描繪其他同志的主體效果?
  1970年代台灣文學中,女性嘗試和同性配對的時候,同時期的男性怎樣獨闖「內在」的美國?
  1980年代,新興的「核心家庭霸權」怎麼和人道主義協力催生同志的悲情?
  世紀末的「愛滋」、「同志」、「酷兒」等等外來語進入台灣之後,如何與本土語境互相激盪、彼此改寫?
  到了21世紀,台灣同志又怎麼過渡到「液體現代性」?

  一甲子以來,台灣同志文學裝滿了被恐懼、被排擠、被侮辱、被摧毀、被偷偷祝福的種種難言之隱。紀大偉的《同志文學史》就是貓一樣踮腳起來,回顧難言之隱的旅程。本書選取文本討論對象的「積極策略」是「求多不求精」,而不是「求精不求多」:書中每一章大致對應了每個年代(每個十年,例如1960年代),每一章都避免聚焦在那個年代極少數、極菁英的兩、三種台灣同志文學,反而盡可能納入同一個年代內十種以上的文本,才能呈現每一個年代的眾聲喧嘩風貌。

Low stock: 1 left

SKU:9789570848755

Regular price £38.95 GBP
Regular price Sale price £38.95 GBP
Sale Sold out
Taxes included.
View full details